• 1
  • 2
  • 3
  • 4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2020年中央企业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综述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2-18

  来源:《国资报告》杂志

  今年伊始,突如其来的疫情严重冲击我国经济,造成前所未有的影响。生产、消费、交换等经济活动大范围停滞,投资、消费、进出口快速下行。

  多重不利因素叠加下,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跌入“冰点”: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同比下降6.8%;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4%;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16.1%。

  据国资委公布数据显示,中央企业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万亿元,同比下降11.8%,超过8成企业营业收入下滑,净利润同比下降58.8%。

  大战当前,国之重器是定盘星、压舱石;大考来临,顶梁柱要能顶得上、顶得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央企业重任在肩。

  “面对疫情形势复杂变化和疫情对经济影响的复杂性、严峻性,中央企业推进高质量稳增长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必须顶住压力,迎难而上、主动作为,采取超常措施,将疫情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3月31日,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国资委党委专题会上强调。

  咬定目标不放松,全力以赴稳增长。今年以来,为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国资委深入推进中央企业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增收拓市“广开源”、降本增效“深挖潜”、深化改革“释动能”、强身健体“抗风险”等多措并举,中央企业稳增长根基不断夯实。

  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收21.1万亿元,收入降幅由上半年的7.8%收窄到前三季度的4.6%,累计实现净利润9133.5亿元,效益降幅由上半年的37.7%收窄到13.6%。三季度当季中央企业收入和效益同步“转正”。

  逆风翻盘,来之不易。企稳回升的经营态势,为中央企业奋力完成“两个力争”目标任务奠定扎实基础。

  顶层部署:定制战术 逆势谋新

  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是中央企业支撑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国资委将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摆在了“八项重点工作”第一位。

  据《国资报告》记者了解,“2020年中央企业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围绕突出抓好增收节支、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企重点领域改革、重大风险防范化解、政策协调等六方面细化42项举措,清晰描绘了2020年提质增效专项行动“路线图”和“任务书”。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围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方案,中央企业结合自身所处行业、所处阶段以及面临的突出问题,综合制定“战术”精心描绘稳增长“作战图”。

  疫情以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高价库存、低价市场压力凸显。严冬来临,中国石化全系统生产经营形势异常严峻。

  困局当前,中国石化党组做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经营”的总体安排,在全系统启动“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以“百日攻坚创效”行动为抓手,中国石化在开拓市场、优化调整、挖潜降本、安全生产四个维度上发力,实施十项重点措施。

  疫情冲击工业生产,全社会用电量出现大幅下滑。同时,为降低社会用能成本,电网企业贯彻执行国家政策降电价,经营压力前所未有。以国家电网为例,一季度国家电网净亏9.2亿元、同比下降106%。

  电量、电价齐降,企业要树立起过紧日子的思想。为此,国家电网在推进复工复产增供扩销、抓好电费回收线损管控、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攻坚等企业共性举措的基础上,提出“全力盘活存量激活增量”,如加强新兴产业属地协同,进一步提高特高压通道利用效率,盘活闲置房产、土地、专利权、著作权、物资仓储等存量资源。

  提质增效稳增长,归根结底就是补短板、强弱项。在“2020中央企业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中”,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等举措不仅在于稳定短期内的经营效益,更重在促进企业强身健体,以内涵式增长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线作战的紧迫形势下,航空工业2020年启动实施“标准提升工程”、“质量提升工程”和“基础提升工程”,锻造企业抵御风险的强大免疫力。

  将高质量发展和内涵式增长融合于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中,中国建筑2020年度启动开展深化巡视整改、低效无效资产清理、基础管理提升、科技创新、信息化、安全生产等“六个专项行动”,为长期稳健经营提供有力支撑。

  再比如,招商局集团深入推进质效提升工程,一方面挖掘现有客户深度、开拓新客户广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创新拓展新业务,提升线上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全面梳理成本结构,大力压缩非生产性费用开支,提前置换较高利率债务,努力压降资金成本。逆势突围,招商局集团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99.5亿元,成为中央企业稳增长一支中坚力量。

  战略决定高度,战术决定成败。上述企业在战略、战术层面的精心谋划,仅仅是中央企业部署实施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的一道缩影。以提质增效稳增长为目标引领,更多企业在科学统筹与企业能动执行结合中,在继承完善和改革创新结合中,不断储备潜能、持续集聚后劲。

  增收拓市:协同保供赢市场,苦练本领广开源

  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中央及时作出部署,提出“六保”的新要求。守住“六保”底线,稳住经济基本盘,居产业链龙头地位的央企是“排头兵”、“主力军”。

  身处市场前沿,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王媛说,“企业产品多、链条长,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企业会运转不畅。”

  全力以赴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国石化化工销售公司加强产品走势研判,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联系客户,帮助客户复工复产;油品销售公司采取汽油“一域一策、一站一策”、柴油“一路一策、一户一策”,持续加强客户走访和调研,拓市增量。4月至6月成品油经营量、利润分别完成行动目标任务的113%、120%。

  阳春三月,正是春耕的好时节。开足马力保春耕,国机集团中国一拖在二月底即全力打通了供应链,组织力量快速复工,形成了抗疫情、保春耕、促发展的强大合力,最终实现了企业平稳较快发展。2020年1-8月,中国一拖实现营业收入70.11亿元,增幅33.5%;实现利润4.9亿元,同比增加5.97亿元。

  市场是企业生命线。为抵御疫情对市场的冲击,中央企业瞄准需求带来的新变化,增收拓市广开源,有效夯实了中央企业稳增长基础。

  今年1至4月,国际原油价格前所未有地表演了“高台跳水”,加之受疫情影响,车辆出行锐减,航班大幅停飞,国内炼化行业全面进入了“严冬”。

  受此影响,中国石油兰州石化生产经营陷入低谷,炼油装置维持低负荷运行,多种产品价格下滑、严重滞销。

  作为一家历经61年风雨沧桑的老企业,兰州石化充分发挥自身炼化生产装置多、生产中所用原料种类杂、原油品种多等优势,优化生产结构,生产与市场无缝对接。1至4月份公司化工产品不降反增,平均增长10%左右,确保了效益逆转。

  增收拓市源于企业调整优化传统产品结构,也贵在开拓新兴市场,开辟全新利润增长极。紧握疫情带来的市场机遇,三大运营商增收效果显著。

  教育上云、医院上云……疫情发生以来,云网融合为社会生活带来新变化、新机遇。今年以来,中国电信尤为重视5G业务、智慧家庭业务以及政企业务的发展,不仅和中国联通计划提前在今年三季度完成25万站5G基站的共建共享,还侧重智家产品的用户突破,更是在下半年全面推进“云改数转”策略,带动政企业务全面发展。

  据中国电信前三季度的业绩报告显示,中国电信经营收入为2,926.14亿元,同比上升3.5%;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兴业务上,中国电信产业数字化收入约为634.36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 IDC 收入达到215.84 亿元。

  视频彩铃、云游戏等新业务,是中国移动发力的全新领域。“今年以来,受数字内容疫情期间收费减免、疫情严重冲击国际市场等因素影响,1-8月新兴市场收入有所下滑。但中国移动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为后续实现基于规模的价值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移动财务部副总经理陈静表示。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走出去”造成巨大冲击。危中寻机,中央企业千方百计开拓国际市场稳中有进。

  去年年底,由“南北船”重组的中国船舶集团正式成立。驱散疫情阴霾,中国船舶集团率先在“一带一路”拿下了中国船企迄今承接的造船出口金额最大订单。

  签约仪式现场,沪东中华造船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建良表示:“卡塔尔天然气项目计划造船投资达100亿美元,引发众多国际一流船厂的激烈竞争,沪东中华能够在这场造船业巅峰之战中拔得头筹,夺得首批订单合同,彰显了中国经济走出疫情阴霾的强大力量。”

  协同保供拓市场,苦练本领广开源。中央企业咬紧目标不放松,不断夯实经营效益稳增长“硬支撑”。

  降本节支:眼睛向内深挖潜,精益管理促提升

  市场不能被左右,但成本可以被控制。以精益管理实现“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目标,中央企业纷纷拿出实招硬招创新创效。

  与其他行业有许多不同之处,钢铁行业是一个十分依赖能源的重型工业。随着资源短缺、采集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成本控制成为众多钢铁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2020年,中国宝武把“全面对标找差、创建世界一流”作为今年乃至今后3-5年的管理主题,向提质增效稳增长发起了总攻。

  对于成本管控,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容表示,“最好的降本措施是增产,极致的产能发挥才是最好的降本,而且是无本万利。”

  为此,今年8月以来,中国宝武旗下各个矿山单位将瞄准“三个聚焦”,各矿山单位将利用下半年五个月的时间,努力抓住市场机遇,高效协同优化生产组织,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充分释放铁矿石产能,力争实现铁精矿产量增产10%(马钢矿业下属矿山合计增产15%)。

  电量、电价齐降,现金流和成本管控成为电网企业稳增长攻关重点。南方电网坚持向管理要效益,深入推进降杠杆减负债、清洁能源消纳、提升劳动生产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配农网投资效益、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增供扩销、“两金”清理等10个专项行动,苦练“内功”,提升管理。

  以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为例,落实南网公司“过紧日子”要求,企业压减可控供电成本费用约9亿元,超额完成网公司下达目标。

  深化精益管理,国投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压降各项成本。以开展优化资本性支出和压降成本费用专项工作为例,国投对于符合集团战略规划、拓展的“新基建”项目、涉及安全生产及节能环保等项目优先保障。全面梳理各项费用预算,从严从紧安排各项费用支出,全年计划压降可控费用20%,降本增效能力稳步提高。

  航空业是疫情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航空公司产能利用率的快速下降,使得企业固定成本支出高企。

  对此,航空业咨询公司JLS总监约翰.斯特里克兰表示,“航空公司需要尽可能削减成本以减少损失,即使需求减少或为零,运营一家停飞或只运营少量航班的航空公司的成本仍相当可观。”

  破解成本瓶颈,中航集团在全球民航业率先推出的“客机货班”模式。

  “聚焦解决物流堵点、确保供应链不断流的重大责任,中航集团将客机当作货机飞,并推进了‘客改货’客机改装工作,不断增强货运能力。”中航集团国航股份网络收益部副总经理白卯林说。

  中航集团通过包机、客机货运等方式提高利用率,摊薄固定成本,成为航空运输业提质增效稳增长的一大新亮点。

  除中航集团外,东方航空、南方航空成本管控步步紧逼。从前三季度三大航业绩情况看,第三季度民航业正加速回暖。

  降本增效,“实干”胜于“精算”。以管理创新促进降本增效“新提升”,以机制创新激发降本增效“新动力”,中央企业经营发展正加速从量变走向质变,实现“脱胎换骨”。

  科技创新:技术攻关不停步,数智转型开新局

  科技创新是稳增长促转型的源动力。在市场寒冬中,中央企业围绕“卡脖子”技术展开重点攻关,积极数字化转型布局长远,在实干中突围,在变革中升级。

  6月23日上午,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这无疑成为中央企业自主创新的里程碑事件。

  北斗“握手”高铁,兵器工业集团在重点产品市场开拓传来捷报。

  2020年6月,兵器工业所属北方信息控制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申报成功我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北斗铁路行业综合应用示范工程》的研制建设工作。该项目的成功申报标志着信息院北斗产业在国家战略行业的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为北斗在铁路行业规模化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自主创新,自主汽车工业才能做大做强。在汽车产业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中国一汽的生产经营、创新发展是“风景这边独好”。

  2020年1-9月,中国一汽实现整车销售265.7万辆,同比增长8%;其中,红旗品牌实现销售13万辆,同比增长104%。按照一汽集团年初制定的20万销量目标,红旗品牌目前已完成了目标的65%。

  红旗销量逆市上扬,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以研发来说,中国一汽构建了“二部六院”研发体系的技术支撑和“三国五地”的全球研发布局,中国一汽对于汽车核心技术掌握的决心可见一斑。

  以“卡脖子”攻坚为方向,中国一重两项攻关任务顺利收官。自主研发设计的首钢京唐不锈钢复合钢卷撕分精抛线完成热负荷试车,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百万千瓦级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研制与应用、核电常规岛整锻低压转子锻件研制分获第七届全国电力行业技术类特等奖和一等奖。

  以科技创新引领市场开拓,今年上半年,中国一重在国际EPC新能源领域取得历史性突破,让“中国制造”在国际锻焊加氢反应器高端市场取得了零的突破。1-6月份,中国一重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5.43%、净利润同比增长75.6%。

  在疫情时期和后疫情时代危中寻机、转危为机,培育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基石项目”按下了国家能源集团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快进键。

  国家能源集团紧紧抓住整体利益最大化这个根本,推动实现基于集中式管控与专业化管理深度融合“一个集团,大煤矿、大运输、大电厂、大协同”的点线面虚拟集成统一、主要厂矿设备泛在物联,构建集成化、平台化、透明化、高效化的一体化运营管控新模式,推动集团“战略+运营”管控要求落实落地。

  在“产业+科技”“产业+互联网”“产业+生态”等发展模式层出不穷背景下,中央企业利用数字科技不断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以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中央企业稳增长创新力和驱动力持续增强。

  深化改革:聚焦重点破坚冰,减负松绑添动能

  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短期来看,企业要紧扣全年生产经营预算目标,努力完成提质增效目标任务。长期来看,要着眼于转换理念思维,回归企业本质,以深化改革激发肌体活力,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当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中央企业持续深化国企改革。

  聚焦主责主业,筑牢稳增长“压舱石”

  主业强,则企业强。2020年伊始,国资委将重新厘定中央企业主责主业提上改革日程。围绕加快非主业、非优势业务的“两非”剥离,抓好无效资产、低效资产的“两资”处置等目标,国资委组织清理长期不分红甚至亏损的参股股权,清理未出资、不控制却冠以中央企业名号的“冒牌央企”,清理多年处于清算状态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企业。

  高压态势下,中央企业“两非”剥离、“两资”处置步伐持续加快。

  8月10日,国家电网迈出了彻底退出房地产领域的关键性一步——剥离旗下地产业务的最主要平台鲁能集团。根据国资国企改革有关部署,国家电网公司持有的鲁能集团(都城伟业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将整体转划至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此前,国家电网相继出让国中康健50%股份给中国通用,转让四川金沙阳光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及相关债权。

  除此之外,航空工业集团在有序退出了地产、煤炭等非主营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央企战略性产业重组,完成了船舶制造、地产物业等资产交割。

  国家电投通过内部盘活、兼并重组、股权转让、无偿划转、关闭撤销、破产清算等方式坚决退出“黑色金属冶炼”等低效无效资产项目。

  中广核实行业务负面清单和国别清单管理,确保主业不跑偏,增量国有资本全部投向集团主责主业和新兴产业。

  坚守主责主业,加速推进剥离非主业进程。为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中央企业眼睛向内,剥离非主业、清理非优势业务,才能把资源和力量向关键领域、重要行业集中,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

  发力供给侧,强身健体促转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为此,中央企业以补足供应短板,扩大有效供给为主线,以产业升级促提质增效。

  “企业不消灭亏损、亏损就会消灭企业”。推进重点亏损子企业专项治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项重要内容。国家能源集团大雁公司扭亏脱困,正是2020年中央企业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的典型样本。

  改革脱困路上,国家能源集团大雁公司坚持以减亏止血、瘦身健体为方向,通过一系列机构优化整合撤并,法人单位“压减”至5家,法人总数减少了64%。通过煤炭主业优化经营管控,主责主业更加突出,经营风险得到有效控制。2020年6月末大雁公司实现利润5400万元,多年来首次实现年中盈利。

  兼并重组是解决重复投资、同质化竞争问题的有效路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装备制造、化工产业、海工装备、海外油气资产等央企专业化整合提速,以资源配置高效化实现利润可持续增长。

  中国化工、中化集团两家集团农业资产合并,注入中国化工集团旗下所属先正达集团,开启产业链专业化整合。

  无独有偶,水泥行业资产重组不断深化。中国建材董事长、党委书表示,对于2020年水泥行业发展,坚持做好压减产能、错峰生产、淘汰落后,特别是抑制“异地置换”的势头,切实维护好行业生态,促进形成良性互动和竞争氛围。

  2020年8月,通过水泥板块的深度重组,中国建材对水泥业务板块的资源整合和市场优化布局进一步,整体经营成本将会降低,市场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健全市场机制,创新激励释活力

  对冲疫情影响,提升企业创效能力,根本上要依靠深化改革,激发国有企业活力。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企业聚焦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积极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薪酬激励制度等改革任务持续发力,激发员工积极性,释放企业竞争力。

  为撬动企业全面达成经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排在中国一汽2020年“五大攻坚战”中的第一位。以开展干部能上能下、薪酬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机构能增能减的“四能”为方向,中国一汽面貌一新。

  在2020年新一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23家总部单位及18家分、子公司经营目标全面增长,最高涨幅78%;高级经理平均年龄由48.3岁降低至46.9岁,年轻干部占比由17.5%提升到26.1%;主任级以下人员共设定年度指标15000余项,任期指标2700余项,‘人人扛指标,人人挑战高目标’的工作氛围已然形成。

  同样以激发员工活力为方向,中国有色积极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优化机构职能、压缩机构规模,在机关率先实施“三定”,按照成熟一批整合一批的原则,将公司职能部门由18个处室撤并精简至14个,减少职能部门管理人员120余人。1-9月份,在劳动用工人数减少的情况下,企业机电产品加工总量同比增92.2%,人均加工总量同比提高121.66%,同比减亏48万元。

  创新激励体系,是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一项重任。中国大唐创新考核理念及激励体系,通过个性化设置考核内容,以量化实绩的考核标准,进一步优化与考核结果紧密挂钩的核定机制,使分配关系更趋合理,“干好干坏不一样”的分配导向更加明确,激励企业各分管方向负责人主动“摸高”,将提质增效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

  此考核激励体系全面对标国资委考核,突出“两利三率”;全面精简指标,聚焦考核导向。根据企业特点分别考核不同重点,注重突出分类考核;强化全面对标,突出精准考核;实现考核过程数据化、清单化,突出刚性考核,确保了各级企业领导班子成员在对标赶超中同向发力、落实责任、矢志一流。

  毫无疑问,在改革推动下,员工创效热情更加高涨,争先创优氛围更加浓厚。值得提出的是,2020年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中,国资委一企一策对净利润考核目标比上年增加额较多的企业给予业绩考核、工资总额政策支持,进一步鼓励中央企业多出效、多增效、多出力。

  勇做深改尖兵,持续提升竞争力

  近年来,在国企改革“1+N”政策体系搭建完成基础上,国资委相继推出“双百行动”“区域性综改试验”“科改示范行动”等专项工程,充分发挥专项工程的示范引领和突破带动作用,扎实推进改革措施的综合运用和系统集成。把握综改试点加速混改、上市步伐,中央企业运行效率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7月31日,航空工业江航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科创板“国家混改试点企业第一股”与“军工央企第一股”。

  作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首批试点和“双百企业”,江航装备以“混”推“改”、以“改”促“混”,“混”“改”一体化推进;以完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为抓手,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开展了聚焦主业、引进战投、核心员工持股以及正在进行的资本化运作等全方位的改革计划实施范围。

  此次江航装备在科创板成功上市,无疑为江航装备转型升级提供发展新机遇、注入改革新动力。

  中国五矿集团所属中冶京诚,自今年入选“科改示范行动”以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方面综合发力,经营指标在同类设计企业中名列前茅。截至9月,公司累计中标合同额已超越去年全年。

  随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深入落实,“双百行动”等专项工程将涌现出更多改革尖兵。以改革深化助推稳增长,中央企业高质量根基更加稳固。

  防范风险:“两金”压减守防线,安全生产筑底线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直接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也与推动发展质量、效率与动力的深刻变革密切相连。

  今年以来,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资委更加强调中央企业突出抓好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坚守中央企业稳增长工作防线。

  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统筹安全和发展两件大事,才能不断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今年以来,中国三峡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等举措有效控制资产负债率,全力压降“两金”,积极防范财务风险。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加强全生命周期成本管控,有效管控生产经营成本。

  2020年,中国国新扎实推进“风控深化行动”。上半年,中国国新跟踪研判疫情,两次组织出资企业集中进行风险摸底,全面复盘基金投资等存量项目,抓住市场机遇发行中长期债券,财务费用有效压降,债务结构显著优化。稳步推动各个板块均衡发展,上半年公司效益结构不断优化。

  抵御市场风险,现金流健康稳定是关键。中国电科坚持“现金为王”策略,深入推进资金精益化管理,合理控制债务规模,加快资金内部融通,力争年度融资成本节约10亿以上,集团整体资产负债率控制在50%以内。同时,集团公司推进建设并应用“两金管控”信息系统,提升工作效率;建立奖惩机制,从严兑现考核结果。

  疫情来袭,企业海外业务经营面临巨大风险。从经营情况来看,诸多企业不同程度面临项目开发进度迟缓,疫区单位配合受阻,市场开发考察受阻等问题。

  面对疫情常态化防控的情况,哈电集团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在坚持境外疫情防控“双零”目标前提下,从三个方面积极应对:在国际市场营销上,哈电集团调整策略,将不能如期办理业务的影响降到最低。在海外工程项目上,疫情与项目并重,防控与复工齐抓,“管住人”,“管好物”,“建机制”,“抓资源”。在资金及投融资上,积极探索筹融资的新方式,充分掌握近期出台的金融支持政策,为海外在建项目提前做好资金筹划的准备工作。

  西电集团在抓好境外疫情防控不松懈的前提下,及时研判形势,保持与国外业主、合作伙伴沟通联系,确保市场拓展和项目履约,确保海外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真金不怕火炼。今年以来,中央企业克服疫情影响,进一步加大了“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重大项目投资力度。以实际行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助力全球经济回暖作出贡献。

  2020年收官在即,“两个力争”目标任务已然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应该看到,中央企业在增长基础、运行质量、风险管控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和短板。“正视面临的严峻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各中央企业要抓目标盯进度,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和形势研判,细化务实有效措施,确保目标进度实现。”郝鹏进一步部署年底收官阶段提质增效稳增长工作时强调。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在苦干实干中将提质增效专项行动进行到底,中央企业必将夺取打赢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双胜利”。